imgboxbg

考古挖掘

阖闾城考古研究(一)

  • 阅读次数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9-28 15:30

【概要描述】阖闾城为吴国第二十四代国君、吴王阖闾的都城。阖闾是春秋晚期的英雄。公元前515年,他指使勇士专诸以鱼肠剑刺杀堂弟吴王僚而登位。

阖闾城考古研究(一)

【概要描述】阖闾城为吴国第二十四代国君、吴王阖闾的都城。阖闾是春秋晚期的英雄。公元前515年,他指使勇士专诸以鱼肠剑刺杀堂弟吴王僚而登位。

  • 阅读次数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9-28 15:30
详情

阖闾城为吴国第二十四代国君、吴王阖闾的都城。阖闾是春秋晚期的英雄。公元前515年,他指使勇士专诸以鱼肠剑刺杀堂弟吴王僚而登位。他广罗人才,重视民生,严于律己,励精图治,使吴国迅速崛起,又采纳伍子胥“建城郭,设守备,实仓廪,治兵库”的建议,任命伍子胥建成阖闾城。吴王迁都后,“车征至于庳庐,西伐至于巴蜀,北迫齐晋,令行中国”(《吕氏春秋》),疆域扩大了二十倍,成就了一代霸业。阖闾城位于太湖十八湾之西端、无锡与武进(属常州)交界处的闾江口,建于春秋晚期的公元前515至公元前496年之间,距今已2500余年。1956年公布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8年列入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随着历史的变迁,时间的推移,阖闾城已被毁坏,但东、西城楼轮廓分明,断垣残壁仍屹立不倒。

阖闾城由大城和小城两部分组成。大城东西约2100米,南北宽约1400米,面积达2.94平方公里。大城城垣现已荡然无存,经钻探发现阖闾城西南角宽约34米的浅黄色黏土筑成的墙基,城外环境尚存,但经疏浚拓宽,已非原貌。小城位于大城的西北部,东西长约1300米,南北宽约500米,面积达0.65平方公里。小城中有一墙将其分为东、西两小城,西大东小。西城东西长约680米,南北宽约340米,分为南北二区。东城东西长约350米,南北宽约340米,略呈方形。小城留存些许遗迹,大致可辨的有1200余米长的城墙,墙基约15-20米宽,残高2米-3米不等,布于南、西、北三面,而东面没有城墙,但有宽约40米“直湖港”;城墙之外有6米-10米宽的护称壕,已淤塞,但灰线蛇踪,依稀可识。西城南区内有4处大型建筑遗址,均坐西朝东,其中一处长约70米、宽约35米的特大型建筑,民间相传为兵器库、点将台等。东区仅见水井一口。东西两城间有陆门一座,并有长约10米的道路一段;西城南北二区间有陆门一座,其南墙处有水门二座,残留两排木桩。

 
下一个:
下一个:

开放时间:9:00--17:00(16:00停止入场) 周一闭馆

版权所有 阖闾城遗址公园 © Copyright 2014-2020.All Rights Reserved. 苏ICP备19049147号-1 苏公网安备32021102001659号
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无锡

阖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