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详情页面

古城墙
发布时间:
2021-09-28 15:14
相传“阖闾城”筑墙之土是取挖掘护城河和闾江河之土堆砌而成,《越绝书》载“伍员取利浦及黄渎土筑阖闾城”,根据最近钻探说明,城墙内土质均为黄褐色次生土,土质坚硬,可能经过夯筑,这种土质在阖闾城内并不存在,因此判断是从外部运入。从土色土质分析,这种土和东部胥山、白药山的山区土质相似,极有可能城墙土是由附近山区运入。从保存较好地段钻探表明,城墙当年的基础至少在20米左右,高亦在8米左右。据当地村民反映,在解放初期,古城墙虽年久倒塌,但一般还都有三米多高,并且城墙完整,轮廓明晰,但后来生产大队在西城建立了二座砖窑,大部分的城墙泥土,都成了砖坯原料,对城墙的破坏非常严重。现城墙仅存1000余米,宽约4米,高1-2米不等。